不少人身上都有黑痣,这种小黑点是正常的,但是你知道吗,有些小黑点是会恶化成疾病的,20年前,脚后跟长黑点没当回事;20年后,黑点发展成了“右足跟黑色素瘤”,害得68岁的王大爷差点因此截肢。下面就让我们看看黑色素瘤的症状吧。
身上有这种小黑点趁早切掉为好
王大爷的儿子王先生介绍,20多年前,父亲就发现右足跟有一块变黑,但不疼不痒,一直没当回事,6年前,这块变黑的皮肤面积越来越大,到鸡蛋大小,颜色也变成黑紫色。
“脚后跟的黑包破了后,又转移到腰部,腰上也长了大包。”王先生说,通过手术,腰部的包被切除,但没过多久,腿上又长了10多个,全是黑色的包。
“他患的是右足跟黑色素瘤,由于一直没有根治,才会导致不断扩散、转移。”医院北院区普外肿瘤科主任说,由于多次切除不彻底,多次复发,王大爷的肿瘤恶性度不断升级,他的右腿和生命都受到威胁,情况十分危急。
由于黑色毒瘤必须彻底清除,甚至鼓膜也要切除,普通的植皮根本无法成活。“我们在患者小腿取下一块25×8厘米的皮瓣。”医生说,将伤口彻底切除后,将这块皮瓣缝合到右足位置,3周后,皮瓣全部成活。
“黑色素瘤大多原发于皮肤”,医生提醒,也可能起源于眼、鼻腔等,早期可发生转移,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。因此,市民一旦发现皮肤有可疑的黑色点块,要及时到医院检查。
黑色素瘤和痣的区别
不对称性
普通痣两半是对称的,而恶性黑色素瘤两半不对称。
边缘
普通痣的边缘光滑,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楚,而恶性黑色素瘤边缘不整齐,成锯齿状改变。另外,表面粗糙伴鳞形或片状脱屑,有时还有渗液或渗血,病灶高于皮肤。
颜色
普通痣通常是棕黄色、棕色或黑色,而恶性黑色素瘤会在棕黄色或棕褐色基础上掺杂粉红色、白色、蓝黑色。其中,蓝色最为不祥,白色则提示肿瘤有自行性退变。结节型恶性黑色素瘤总是呈蓝黑色或灰色。
淋巴炎可分为急性淋巴炎以及慢性淋巴炎,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。那患上淋巴炎的症状是什么样子的呢?淋巴炎应该如何治疗呢?淋巴炎又应该吃什么好呢?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哦。
淋巴炎的症状
标题中说到淋巴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,所以他们的症状也是不一样的,那么淋巴结的急性与慢性的症状是怎样的呢?
1、急性淋巴炎
具有局部红、肿、热、痛等急性炎症特点,起病急,常伴发热,肿大的淋巴结柔软、有压痛,表面光滑,无粘连,肿大至一定程度即停止。通过及时抗感染治疗后红肿可消退。病情加重时也可发展成脓肿,伴有全身感染症状。
2、慢性淋巴炎
病程长,症状轻,淋巴结较硬,可活动,压痛不明显,最终淋巴结可缩小或消退。
淋巴炎的食疗方
1、蒲公英粥
取100g的大米以及30g的蒲公英和适当的白糖,然后把蒲公英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浸泡大约一个小时,然后再加入大米煮成粥样。煮好之后既可以使用,可以达到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的作用。
2、鱼腥草粥
鱼腥草30g鲜者加倍,大米l00g,白糖适量。将鱼腥草择净,放人锅中,加清水适量,浸泡5t0分钟后,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粥,或将鲜鱼腥草择洗干净,切细,待粥熟时调入粥中,纳入白糖,再煮一、二沸即成。每日1剂,连续3-5天。可清热解毒。适用于淋巴炎肿痛,质硬压痛等。
3、穿心莲粥
穿心莲l0g,大米l00g,调味品适量。将穿心莲择洗干净,放人锅中,加清水适量,浸泡5-10分钟后,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粥,待熟时调入食盐等调味品,再煮一、二沸即成。每日1-2剂,连续3--5天。可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。适用于淋巴炎肿胀疼痛,口干口苦等。
4、野菊花粥
野菊花l0g,大米l00g,白糖适量。将野菊花择净,放人锅中,加清水适量,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粥,侍熟时调人白糖,再煮一、二沸即成。每日1^2剂,连续3---5天。可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。适用于淋巴炎肿胀疼痛,头目昏花,视物模糊等。
5、牡蛎雪菜汤
取一些雪菜和适量的牡蛎以及调味瓶,然后把牡蛎的壳去掉把肉取出来,再将雪菜洗干净,之后将两者放入锅中加水炖煮,煮沸后后加入调味品后即可。煮好后可直接服用。可达到散结止痛的作用。
直径
普通痣直径一般小于5毫米,而恶性黑色素瘤直径大于5毫米。
此外,发痒、按压疼痛的黑痣也要特别注意,这类黑痣如果继续发展很可能出现溃疡性病变,刺痛或灼痛也会更明显,其周围还会出现卫星结节或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,此时说明病情已进展到晚期。需要强调的是结构不良的痣与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的区分,仅凭肉眼观察是很难鉴别的,对怀疑病灶应及时进行活检以获得病理确诊。
病因学尚未完全阐明。一些研究资料提示,其发生与下列危险因素有关:基因、环境及基因/环境共同因素。比如不典型(发育不良)痣或黑色素瘤家族史、光导致色素沉着的皮肤、不容易晒黑皮肤、红色头发人种、强的间断日光暴露、日晒伤、多发黑色素细胞痣等。基因/环境多种因素导致黑素瘤恶性转化。恶性转化的关键细胞通路:Rb通路、p53通路、PI3K/AKT通路、RAS/MAPK通路(20~30%NRAS突变,55~60%BRAF突变)。
临床表现
皮肤恶性黑素瘤的临床症状,包括出血、瘙痒、压痛、溃疡等,一般来讲,黑素瘤的症状与发病年龄相关,年轻患者一般表现为瘙痒、皮损的颜色变化和界限扩大,老年患者一般表现为皮损出现溃疡,通常提示预后不良。
皮肤恶性黑素瘤的皮损表现与解剖部位及肿瘤的生长方式相关,即与组织学类型相关,组织学类型又因年龄、型别、种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。不同类型的黑素瘤具有不同的病因和遗传学背景,目前黑素瘤的临床组织学分型采用Clark分型,包括以下四型。
恶性雀斑痣样黑素瘤(LMM);浅表扩散性黑素瘤;肢端雀斑样黑素瘤/黏膜黑素瘤;结节性黑素瘤(NM)。在患恶性黑素瘤的白种人中,约70%为SSM。但在所有恶性黑素瘤的亚洲人中,发生于较少日光照射部位的ALM占72%。
诊断
对于可疑皮损可采用ABCDE标准进行判断。A代表不对称,B代表边界不规则,C代表色彩多样化,D代表直径大于6mm,E代表皮损隆起、进展。如果皮损符合ABCDE标准高度怀疑恶性黑素瘤,需要取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诊。但是有些亚型如结节性黑素瘤的皮损不能用ABCDE标准来判断。
组织病理:黑素细胞异常增生,在表皮内或表皮-真皮界处形成一些细胞巢。这些细胞巢大小不一,并可互相融合。巢内黑素细胞的大小与形状,以及核的形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。有丝分裂较良性色素痣更为常见,肿瘤细胞胞质中有色素颗粒。在侵袭性恶性黑素瘤中,肿瘤细胞向真皮或皮下组织浸润生长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:肿瘤细胞S100阳性、HMB45阳性及MelanA阳性。
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不同分型有相应的临床表现。
1.结节型
此型临床最为常见。其特征是肿瘤呈结节状突出于皮肤表面,颜色较为一致,为黑褐色或灰红色,亦有偶见无色的。肿块表面多规则,或菜花状,或息肉状,或菌状。表面常发生溃疡。肿块于短期内常迅速增大,达数厘米不等。
2.蔓延型
此型呈表浅湿疹样外观,多由原位黑色素瘤浸润发展而来,肿瘤周围皮肤具有湿疹样变化。蔓延型湿疹样恶性黑色素瘤的边缘不规则,表面凹凸不平,呈灰黑色、灰白色、淡红色等杂乱色。
3.雀斑型
此型多由原位病变恶性雀斑发展而来。瘤块附近表皮具有雀斑样特征。其边缘变极不规则,但表面却呈扁平状,颜色多呈不同程度之棕色,亦可与蔓延型相似。本型常于老年面部雀斑病变基础上发生,不过我国较少见。
4.特殊型
肿瘤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内,呈小结节状,境界清楚,但无包膜,呈现灰白色或灰蓝色,质硬,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。
结语:看完以上的内容,相信大家现在对于黑素瘤的相关内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,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,大家在平时一定要留心这种疾病,这种疾病危害很大,并且早期容易被人们忽视。